当前位置: 主页 / 创新创业 / 正文

超级高铁理论时速可飙上千公里 深圳虚拟大学园聚焦未来轨道交通

发布时间:2018-10-15 09:54浏览次数:

10月14日,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中心(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深圳虚拟大学园名校名师公益课堂在深圳图书馆举行。


△ 14日举行的深圳虚拟大学园名校名师公益课堂聚焦未来轨道交通发展

承办此次公益课堂的西南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特地请来了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光华奖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卫华,他介绍了当前世界轨道交通的创新发展热点,以及发展下一代高速列车面临的挑战,并重点介绍了我国下一代高速列车、高速磁浮轨道交通、真空管道轨道交通的研究进展。

作为轨道交通动力系统领域国内权威专家,张卫华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和二等奖各2项,他在谈及未来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时指出,下一代高速列车将呈现“五个更”,包括更高速、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更舒适。他同时强调,高铁高质量发展除了速度之外,应该考虑经济性的提升,以及竞争力、建设运营成本等。

“在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用到很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工具。但智能化并不是发展高铁的目标,智能化技术只是工具,主要还是要关注车体技术的提升。高速列车的创新重点应集中在总成、车体、转向架、制动系统、牵引控制、变压器、变流器、电机、网络控制等九大关键技术上。”

张卫华认为,下一代高速铁路在智能化技术方面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车对地、地对车和车对车的全息化感知、应用大系统耦合动力学进行的定量化评估、基于状态感知系统的高速列车健康化管理、提升高速列车主动安全防护能力的智能化技术。

当前,以“真空钢管运输”为理论核心的“超级高铁”研发备受大众关注,张卫华特地提到了国内正在开展的真空管道轨道交通研究进展。

超高速真空管道交通是采用磁悬浮列车技术,利用密闭管道,通过抽取空气达到接近真空的低气压环境,从而实现列车全天候在无轮轨阻力、低空气阻力、低噪声模式下超高速(理论速度可达1000公里/小时及以上速度)运行的新型轨道交通技术。

张卫华介绍说,超高速低真空磁浮交通是一项颠覆性技术,需要围绕悬浮与导向、牵引与制动、管道与气动等核心,开展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真空管道轨道交通的颠覆性体现在对轨道交通速度、轨道交通模式、轨道交通环境的颠覆上,其中速度从350公里/小时跨越到1000公里/小时以上;交通模式从当前的轮轨、电磁悬浮、电动悬浮发展到高温超导钉扎悬浮;交通环境也从开敞变化到封闭式。

据介绍,我国虽然在超高速真空管道交通技术研究上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早在2014年6月,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就研制成功了世界首条环形真空管道轨道交通试验线,开展真空管道系统、高速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等工程化关键技术的研究。此外,航天科工集团、北京九州动脉也在开展相关研究。

张卫华非常看好“超级高铁”的发展,他认为,它最终会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技术推广出去。“但速度只是代表技术的一种能力,经济性和安全性我们更应该考虑。”

据介绍,深圳虚拟大学园自2014年开设名校名师公益课堂以来,已邀请了成员院校的数十名专家学者来深讲学,听众达到万余人次。公益课堂汇聚成员院校前沿科技、人文、经济、管理领域的教授、专家以及杰出校友资源、为社会公众和科研人员举办专业论坛,形成了文化聚集效应。“深圳虚拟大学园名校名师公益课堂”也获得了2017年深圳市“终身学习品牌”称号。